支付宝财付通竟被罚业务扩大和监管力度成正比
5月11日支付宝与财付通两大第三方支付机构被央行分别处罚3万人民币罚金,业内人士纷纷猜测:这或与二者均未严格落实实名制认证有关。 此外,央行此举也似乎预示着,“严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是支付领域的新常态。未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将面临重重风险,在趋严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生存或许将成为新难题。 警示的作用远大于惩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官网公布对财付通的处罚信息显示,财付通被罚款的原因是未严格落实《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支付宝方面,央行上海中心分行官网的公示内容显示,因为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要求限期改正。 “对于此次两家支付机构被罚的原因,并没有给出具体说明,但从财付通和支付宝被罚的金额来看,不管是对于这两大支付机构,还是整个行业而言,警示的意义远大于惩罚。” 近期以来,监管层对于金融风险极为重视,支付宝和财付通作为支付行业的两大巨头,示范作用极大,从监管层对这两大支付机构做出的处罚上可以看出,严监管即将成为趋势。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来将面临监管困境? 事实上,支付宝和财付通并非首次被央行盯上,早在2014年3月,央行就曾紧急叫停支付宝、财付通二维码支付等业务。当时,央行杭州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收到央行出具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与此同时,央行杭州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也收到央行出具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 该函中提到,发出此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范支付风险,并督促两支行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全面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相关业务,并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况上报。 无独有偶,共计47家支付公司被处罚 然而,遭受过央行警告和处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只上述两家。目前,支付宝与财付通可称之为支付行业的两大巨头,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已超九成,达92%,其中支付宝占比55%,财付通占比37%,剩余机构占8%。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47家支付公司被处罚,累计70次,处罚金额有多有少。不过,从相关统计数据上来看,目前,47家被罚机构中,罚款金额最高的为2016年8月5日被处罚的易宝支付有限公司,因其违反相关清算管理规定,被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1059.2万元,并处于违法所得4倍的罚款约4236.9万元。 而从被罚原因上来看,这些支付机构主要涉及违反反洗钱规定、违规发展商户、未落实商户实名制、大量违规挪用备付金、未按规定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等原因,其中部分机构被罚原因不明。 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重重风险 一方面是监管层的严加看管,一方面是普罗大众的强烈关注,那么第三方支付到底都存在哪些风险呢? 当下的第三方支付主要有三类业态,即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而对于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他认为主要涉及备付金挪用、反洗钱、信息保护、二清、套码、切机6种。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针对备付金挪用、套码、二清等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做出了应对措施,经过连续几年的整顿,第三方支付领域的风险高发难题已经得到根本缓解。 但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如何生存也将成为一大难题。 随着监管的加强,部分依靠备付金获得利息生存的平台将逐渐消亡,与此同时,随着支付机构的价格不断透明化、费率逐步降低,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将进一步收窄,到那时,如何在低利润率的环境下生存,将会是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的一个难题。 |